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 页 >> 艺术院校 >>培养模式 >> 设计服务将成为我国设计教育新目标
详细内容

设计服务将成为我国设计教育新目标

当前中国,设计很火、设计教育很火!可社会公众有多少人了解设计,又有多少人了解我国设计教育?

2014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体现出决策部门对20世纪以来设计及其发展的正确认识。其现实目的虽为应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变化、资源环境约束和科技竞争压力日趋突出、经济转型升级要求”,但从更深层解读,这一国家战略将改变中国设计教育未来发展。百年前,德国正是将设计提高到能够改变国家、社会的高度,建立世界第一所设计学院——包豪斯,从此德国成为优秀设计及设计教育的代名词。而今,适逢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升级,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我国高等设计教育怎样为国家、民族发展起到更大作用,无疑“设计服务”会将我国设计教育推至全新高度。

设计服务是强调设计行为作为劳动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它所具有的服务性可理解为设计为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提供动力,所以创意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将设计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如此,我国设计教育应做出怎样回应呢?

设计服务教育理念是将设计理解为满足并提高社会需求水平,并与之紧密结合的系统,可拆解为知识升级、产业改组改造、创意、生产、监控等环节。以往的设计教育,更多强调的是设计知识教育,提高学习者创意水平这一单一的环节。设计服务教育理念就是加大其他环节的教学与学习,在社会实际应用、解决设计所关联的经济、文化等现实问题,使设计满足国家及社会全方位需求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包括设计创意水平的提升。

首先,将设计服务作为我国设计教育的目标与定位符合设计知识的发展规律。第一,设计强调技术性与科学性。今天社会与生活的复杂、模糊,对其设计所需的条件与环境需要科学分析与计算,科学性思维才能对设计起作用。运用科学技术造物是设计的根本,而科技的发展已经超越人控制技术这一简单关系,是以数字技术、数字编程、运算等“生成”设计产品。第二,工程性与逻辑性决定设计意义与作用的实现。设计即创新,是建构设计要素与表达的新秩序,需要系统的工程组织。生产新产品就是材料、工艺、技术、成本、市场等一系列、多环节、流程的重组工作。同时,设计需要理性,是对人、社会、物质等的复杂性之厘清,需要逻辑性分析、掌控,才可使设计及其意义产生,与工程、生产完善结合,才会出现完美的设计产品。第三,设计强调物质性。设计即是异质材料造物的加工与组织;又是材料、技术等物质性研究;还是创造物质形态,甚至发明新材料。

其次,设计服务具有超“艺术”化的现实目的与作用,以摆脱我国设计教育长期受制于艺术的困境。设计是社会需求的、作为人生活的环境与物件的制造生产,所以必须体现与关照普通人的情感、认知、使用等日常生活情怀,起到实现与满足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人文关怀的作用。扬弃传统艺术“主观想象的、凭感觉的”观念,也包括一定的传统艺术“唯美的”观念。生活本质是人性的利用好科学、技术、市场、产品等。设计是理性控制感性的集中体现,造价、使用、技术、材料、功能等决定设计产品在生活中起到更直接作用。

最后,设计服务教育理念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性与研究性。设计的创新取决于设计产品相关诸事物中引入新要素、新方法、新思路,建立关于设计产品前因后果等众多内容的新逻辑,这一过程中引入新内容的作用、与设计目的的契合、与诸多其他要素的复杂关系,需要严格、长期的实验与研究,才会产生合理的新设计产品。而工程、技术、材料等工科特点的强化无疑拓宽了设计的内涵与外延,使设计的创新与研究有了新思路、新方向、新内容。设计不是由单纯的审美、市场决定的,今天的环境面临现实挑战,如生态、气候、能源、地域性、技术等问题。设计服务即针对这些问题与经济、文化相结合,建立设计合作体系,实现设计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

设计服务教育理念是强化“解决问题、应对未来”的知识实践;是设计知识、信息、效益等综合、系统知识与技能体系的建立;是从生活中具体问题着手,强调运用特定的设计知识体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不仅是美学问题;是强调通过设计实务引导、推动生活、以创意与美学服务于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原动力。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