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展讯赛事
  • 2025第十九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 征稿章程

    创意中国设计大奖自2007年启动以来,迄今已走到第19个年头,每届大奖都代表着当前设计研究与创作的年度水准,其先锋性、学术性、规模性在当代设计生态中产生着重要的现实影响。由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中国创意同盟、创意中国设计大奖组委会主办,中外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创意设计年鉴》编委会联办的第十九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于2025年3月在中国成都正式启动。本届大奖涵盖平面、产品、环境、服饰、综合、论文六大类别,全面沟通设计产业的各个层面,旨在进一步推广新锐设计师的创意思考和设计表达,探索创意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促进我国创

  • 中国易经:郭泰来现代艺术大展亮相艺文香港

    2024年12月19日,《中国易经》郭泰来现代艺术大展在香港西九龙紫荆文化廊和湾仔会议中心启幕。此次展览是东方艳彩艺术家、永生主义画派创始人郭泰来在香港的首次亮相,同时也是第二届“艺文香港 ART Hongkong”国际艺文博览会的平行展览。第二届“艺文香港 ART Hongkong”国际艺文博览会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联合出版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协办,集古斋、K11 ART FOUNDATION承办,贵州茅台出任全球首席合作伙伴,中国银行(香港)作为联合合作伙伴,阵容强大,备受瞩目。星霜含章 中国易经 郭泰来艺术作品山止川行 鹤鸣子和 中国易经郭泰

  • 龙城之金:辽宁三燕文物选萃特展亮相纽约

    “龙城之金”特展第一展厅陶像展品,2024,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2024年9月5日,一场名为“龙城之金:辽宁三燕文物选萃,337–436”的展览在纽约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亮相。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展览,首次在美国展出了来自中国“龙城”——辽宁朝阳近70年来考古发现的珍贵文物,包括雕塑、铜镜、砚台、印章、马具、陶器,以及众多金饰品。“龙城之金”特展第二展厅“墓主像”与“侍女图”,2024,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龙城之金”展现了1600多年前,中国北方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史,展示了由慕容鲜卑族建立的三燕王国从游牧

  • 从山岗到海洋:一场跟随透纳足迹的艺术之旅

    展览现场透纳早已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尤其是《雨、蒸汽和速度》《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暴风雪》等名作早已印刻在各大艺术史的书籍中。国际上最负盛名的当代艺术大奖——英国透纳奖就以透纳命名,透纳的形象已经被印刻在英镑的封面上。2024年10月1日 - 2025年5月10日,在浦东美术馆展出的“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 是英国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的一次大型深度展览。本次展览汇集了百余件作品,其中约80件为透纳的油画与水彩真迹,全面展示其生涯中各个重要时期的艺术发展及创作风格变化,为

  • 亦诗亦画,亦写真:央美馆藏作品展看古今人物风貌

    “从来风俗亦有诗——馆藏作品中的古今人物风貌”展览现场中国古代风俗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自两宋以来获得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具有“风化幽微”的教化功能,还通过对市民阶级、市井生活、节日习俗等题材进行生动描绘的视觉图景,展现了相应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具有既反映日常生活又体现历史真实性并可“雅俗共赏”的特点。在现当代,随着摄影与影像技术的普及,现代艺术家们以现实主义的视角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同样捕捉着当下的瞬间,借助镜头的视野与感光的成像,定格事件,渲染时代。尽管风俗画与摄影的表现手法跨越

  • 食物之地:自然培育室——探索人与自然共生的实验场

    9月29日,北京国际设计周大兴榆垡分会场推出的展览“食物之地:自然培育室”正式启幕。参展艺术家有潮汐共和、崔昱、费俊、高文谦、何聪进、基因组美食中心(CGG)、梁文华、邱宇、苏永健巴瑞云、王墨石、徐超凡任庆齐、徐恒康阚海明、张天怡。展览视频展览现场这是一场充满新发现的自然、科学与艺术之旅。展览以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为核心,旨在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融合,重新审视我们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探讨可持续发展模式。“自然培育室”不仅是一个种植和栽培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孕育思想、传递文化和促进生态意识觉醒的场域。在这里

  • “浮游”与“内卷”——雕塑的感性转换

    2024年10月26日,金雨个展《浮游乐园》在北京798仚東堂开幕。由本次展览中呈现的作品出发,艺术家金雨、展望、辛云鹏与主持人姚斯青在展览现场,以“浮游与内卷——雕塑的感性转换”为主题展开对谈,共同探讨雕塑在当代语境中的多重表现。整场对谈围绕“浮游”与“内卷”的主题,深入交流了雕塑材料的感性表达、社会视角的转换、以及中西方文化经验对创作的影响。艺术家们也从各自的艺术实践与生活观察出发,分享了如何在雕塑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社会性、空间感和幽默感。“浮游乐园”展览现场“浮游乐园”开幕现场对谈嘉宾展望 Zhan Wang1

  • 回看来自“1994年”的日常与奇观

    2024年11月2日,“1994:日常·奇观”展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园开幕,本次展览由高名潞策划,展览聚焦“1994年”这一时间点,不仅是因为1994年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的年份,更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展览从“公寓日常”和“都市奇观”这两种艺术界当代现象出发,集中展示了蔡锦、秦玉芬、邱志杰、姜杰、李津、宋冬、苏新平、隋建国、汪建伟、王鲁炎、尹秀珍、展望、张羽、朱金石十四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和相关文献资料。他们投身于当下和此刻,以“微不足道”的实践表达对时代巨变的思考,让意义重新回归于鲜活的日常。

  • 在最新同名个展中,张培力想要推翻“自己”

    “艺术家总归是有一种挑战自己、推翻自己已习惯了的语言的冲动,这次展览既是一次机会,也是我对自己发起的挑战。”—张培力2024年10月27日下午开幕,艺术家张培力同名个展“张培力”在红砖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著名策展人张尕策划完成。本次展览涵盖了艺术家在2024年全新创作的19件装置和影像作品,也呈现出艺术家近年创作的一批大型装置、录像与互动装置作品等。通过这些作品的视觉呈现与观念性,表达“重复”这一张培力艺术生涯的重要主题,来打破世人对“格子”的常规性理解。此次艺术家同名个展“张培力”在其艺术生涯中拥

  • 展览丨图伊曼斯的记忆迷宫

    步入“吕克·图伊曼斯:过去”展览的展厅,如同从现实世界迈入灰调的回忆。肉眼看上去模糊而不明含义的绘画分散在沉默克制的色彩中,眼睛因无法找到确切焦点而感到涣散,人面对一幅画时,惯性的思考方式开始变得难以为继,只能像站在岔路口的旅行者,在展厅里进行向左或向右的朴素选择。逐渐失焦的似乎也包括对过去与真实性的判断。▲ “吕克·图伊曼斯:过去”展览现场图,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2024年11月16日至2025年2月16日期间,国际知名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在中国的首个

  • 2024第十八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获奖名单揭晓

    2024第十八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是由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中外设计研究院、中国创意同盟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设计奖项,旨在展现中国创意设计领域的最新成果,推进我国设计人才的知名化、国际化进程。本届大奖共计收到来自中国内地及海外地区的5721件设计作品及149篇学术论文。注重设计与艺术、科技、生态的结合,坚持多元与融合的标准,本届大奖最终评出:全场大奖金、银、铜奖作品共12件;平面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品共160件;工业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品共80件;环艺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品共160件;服饰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

  • 2024第十八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优秀奖作者名单

    2024第十八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是由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中外设计研究院、中国创意同盟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设计奖项,旨在展现中国创意设计领域的最新成果,推进我国设计人才的知名化、国际化进程。本届大奖共计收到来自中国内地及海外地区的5721件设计作品及149篇学术论文。注重设计与艺术、科技、生态的结合,坚持多元与融合的标准,本届大奖最终评出:全场大奖金、银、铜奖作品共12件;平面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品共160件;工业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品共80件;环艺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品共160件;服饰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

  • 2024年度中国设计教育成果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奖名单

    2024第十八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是由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中外设计研究院、中国创意同盟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设计奖项,旨在展现中国创意设计领域的最新成果,推进我国设计人才的知名化、国际化进程。本届大奖共计收到来自中国内地及海外地区的5721件设计作品及149篇学术论文。注重设计与艺术、科技、生态的结合,坚持多元与融合的标准,本届大奖最终评出:全场大奖金、银、铜奖作品共12件;平面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品共160件;工业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品共80件;环艺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品共160件;服饰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

  • 2024第十八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 征稿章程

    “创意中国”设计大奖自2007年启动以来,迄今已走到第18个年头,每届大奖都代表着当前设计研究与创作的年度水准,以其先锋性、学术性、规模性在当代设计生态中产生着重要的现实影响。由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创意中国”设计大奖组委会主办,中外设计研究院、《中国创意设计年鉴》编委会联办的第十八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于2024年3月在中国成都正式启动征集。本届大奖涵盖平面、工业、环艺、服饰、综合五大设计类别,全面沟通设计产业的各个层面,旨在进一步推广新锐设计师的创意思考和设计表达,探索创意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促进我国创意

  • 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获奖名单揭晓

    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是由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组委会、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主办,中外美术研究院、中外设计研究院联办,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成都研究院承办的大型年度艺术活动。本届学年展共计收到有效来稿10327件,其中美术造型类作品来稿5638件,美术设计类作品来稿4689件。本届学年展继续采取“通讯评审”制度,由主办方按不同学科专业抽取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学术委员会17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届学年展评审委员会。经过初评、复评、终评,评出美术造型类一、二、三等奖作品370件,美术设计类一、二、三

  • 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丨优秀作者名单

    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是由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组委会、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主办,中外美术研究院、中外设计研究院联办,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成都研究院承办的大型年度艺术活动。本届学年展共计收到有效来稿10327件,其中美术造型类作品来稿5638件,美术设计类作品来稿4689件。本届学年展的评审继续采取“通讯评审”制度,由主办方按不同学科专业抽取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学术委员会17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届学年展评审委员会。经过初评、复评、终评,评出美术造型类一、二、三等奖作品370件,美术设计类一、

  • 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丨入选作者名单

    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是由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组委会、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主办,中外美术研究院、中外设计研究院联办,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成都研究院承办的大型年度艺术活动。本届学年展共计收到有效来稿10327件,其中美术造型类作品来稿5638件,美术设计类作品来稿4689件。本届学年展的评审继续采取“通讯评审”制度,由主办方按不同学科专业抽取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学术委员会17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届学年展评审委员会。经过初评、复评、终评,评出美术造型类一、二、三等奖作品370件,美术设计类一、

  • 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丨学术论文类获奖名单

    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是由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组委会、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主办,中外美术研究院、中外设计研究院联办,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成都研究院承办的大型年度艺术活动。本届学年展共计收到有效来稿10327件,其中美术造型类作品来稿5638件,美术设计类作品来稿4689件。本届学年展的评审继续采取“通讯评审”制度,由主办方按不同学科专业抽取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学术委员会17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届学年展评审委员会。经过初评、复评、终评,评出美术造型类一、二、三等奖作品370件,美术设计类一、

  • 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丨团体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获奖名单

    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是由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组委会、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主办,中外美术研究院、中外设计研究院联办,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成都研究院承办的大型年度艺术活动。本届学年展共计收到有效来稿10327件,其中美术造型类作品来稿5638件,美术设计类作品来稿4689件。本届学年展的评审继续采取“通讯评审”制度,由主办方按不同学科专业抽取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学术委员会17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届学年展评审委员会。经过初评、复评、终评,评出美术造型类一、二、三等奖作品370件,美术设计类一、

  • 行动·互动·能动:中国媒体艺术35年

    2023年9月22日至2024年2月25日,作为开馆以来的第五季展览,由张尕担任策展人的“动为行——中国媒体艺术35年”在杭州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开幕。展览藉由纵览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探讨信息时代带来的媒介拓展在当代艺术演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就场景的再造,时空的改写,感知的错位,形式语言的锻造和社会文化的反思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展览专题座谈会现场,艺术家张培力发言中国媒体艺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于90年代逐渐兴起,现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实验性的艺术类型之一。和传统艺术形式相比,媒体艺术灵活

共有3页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