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 页 >> 学科建设 >>专业理论教育 >> 中国设计教育的形与神
详细内容

中国设计教育的形与神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特殊原因,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人才,尤其是优秀设计人才缺乏,设计人才的成长速度,与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人们的居家生活产生的需求不成比例。而设计教育,成为弥合这种矛盾的主要途径。

美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设计教育究其本质也是美的教育。一所能够提供良好美学教育的大学,本身也应该是美的。大学之美,应有精神之美,能为学子提供“独立、自由、质疑、批判”的精神源泉;大学也当具备形态之美,环境、建筑、陈设,无一不可成为教育的美学资源。

在设计教育领域,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现状如何?教育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精神资源?如何提高中国设计教育的水平?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设计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由凤凰家居主办的主题沙龙活动,相聚在这个百年岭南书院共同探讨“中国设计教育的形与神”,我是主持人蒋玉珍。

中国设计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它的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不少的矛盾,社会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设计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呢?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那么,目前的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现状如何?怎样提高中国设计的水平?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建筑与室内设计界的精英及教育界的名师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首先,请容许我为大家隆重介绍今天光临沙龙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分别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赵红红教授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沈康教授

广州集美组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创意总监林学明先生

广东星艺装饰集团创始人、江西美术专修学院总督学余静赣先生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吴宗敏教授

今天我们的活动主题是“中国设计教育的形与神”,任何事物都包括了形与神两个部分,“形”为形式、形态,“神”则已上升到精神与思想层面。我们的教育可以在建筑形态上做改变,在教学方式方面上做改变,同时更需要的是赋予学生精神资源。我们今天非常容幸邀请到来自建筑和设计学院的院长以及业界精英跟我们一起探讨出一套新的道路,希望今天迸发的思想观点能对我们行业有所帮助。

我们的第一个议题是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前段时间,我跟一个香港设计师做采访,他说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有感触,他在内地的团队基本上不作创意设计,只负责画图以及业务管理。这是否说明我们的整体设计水平有待提升。

国内外设计差距会缩短 但难量化

首先我想问一下集美组总经理、创意总监林学明老师,您从事设计行业已经很多年了,甚至被誉为广州室内设计界的奠基人与创始人,您认为现在的设计师群体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广州集美组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创意总监 林学明先生

林学明:通过国家这几十年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的设计师有了非常可喜的进步。随着社会经济和设计界不断的发展推进,中国设计和国外设计的距离应该会越来越短的。

主持人:我们与国外设计师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哪里?

林学明:这个差距很难具体的量化。西方设计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现代设计理念及现代主义设计应用也发展了一两百年,而我们仅仅有30年,所以距离肯定是有的,但是很难量化。

社会需求:创意与适合企业发展

主持人:
非常感谢林老师,接下来我想问下沈康老师,您是广美建筑与环艺设计学院的院长,您认为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是怎样的?

沈康:我们是输出单位,但我认为我也可以回答一下。设计单位对设计师需求量特别大,广美每年都有毕业展,今年大概有50万人来看,除了个人外,还有单位和企业来跟学生们接触。

如果讲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是创意的要求,二是要适应企业本身发展规律要求。所以我们除了加强创意培养之外,在毕业班还会设有职业方面的课程。

我觉得设计企业也要给刚刚毕业的学生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在他们成长时期允许犯一些错误,让他更快地成为一个优秀的、成熟的设计师。

设计教育问题:动手能力与视野

主持人:刚才沈老师说到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外,我们还需要一些职业方面的培养,而企业更需给学生过渡时间和成长空间。我想问下余工,你是装修设计行业的专家,星艺集团旗下也有很多设计师,你认为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满足你的用人需求吗?


广东星艺装饰集团创始人、江西美术专修学院总督学  余静赣先生

余静赣:我几乎经历了中国30年的设计“年龄”,以前缺设计师,现在设计师很多,但缺好的设计师,这可能得从学校找根源。2003年我离开星艺集团开始办教育,也是希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我想现在的教育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社会上需要动手能力比较强的设计师,可以谈客户,可以管理,可以下工地,但现在的学生在这些方面都比较缺乏。

二是见世面比较少,他们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毕业后企业恨不得他们马上做事情,所以现在的学生缺乏见世面的时间。另外,设计师的生存环境比较困难,我们甚至没能力把老设计师送到国外看看。

优秀设计人才少 与教育机制有关

主持人:
余工希望中国设计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跟社会结合得更好。下面我想问一下赵红红老师,您认为国内的设计教育现状如何?我们目前的培养制度能迎合社会需求吗?

赵红红:我做建筑设计教育已经有三十年,我比较清楚我们的建筑设计问题在哪,与国外的差距在哪。

中国刚刚有50%的城市化进程,但未来需要达到75%,中国建筑总量是全球总量的1/2,也就是说,我们的建筑设计还有20多年的黄金时期,未来对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人才需求很大。

但就目前的培养制度来说,优势设计师的比率不足5%,凤毛麟角。企业需要大量应用性强,对现场工地很熟悉的人才,但这也是我们教育所缺失的,老师自身实践不多,所以学生只会画很漂亮的图,实践能力不足。而国外都是请社会上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来上课,所以学生毕业以后上手比较快,适应期也比较短。

主持人:老师实践不多,是导致国内设计师优秀率很低的原因。除了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吗?

赵红红:目前全国244所大学设有建筑设计专业,但只有35所能通过国际通行认证标准的评估,我们培养人才的要求是“低通过”,即最差的学生是否达到建筑师的要求。而美国的常青藤大学着重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他们淘汰率很高,可能最后只剩下30%的人能顺利毕业,但这些人的的创意和想法能够推动整个建筑领域的发展。所以,体制不一样,国内是严进宽出,而国外是宽进严出,两者的培养目标不一样。

余工所办的私立学校可办一两个班,但国立学校在目前的体制下还不行。


设计金线——思考力、社会阅历、责任感

主持人:经过与几位老师的对话,我们发现社会需求和教育之间存在一个“沟”,目前还难以跨越,所以设计人才稍微跟不上社会的需求。今天我们相聚这里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希望中国的设计可以有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有一个词叫“金线”,它是出自冯唐的诗,它是一个标准,对外行人而言是若隐若现,但内行人一看就明白。请问林学明老师,你认为普通设计师、优秀设计师和卓越设计师的差别在哪?

林学明:我们谈教育时往往忽略社会背景及设计师的阅历。掌握一门设计的方法并不难,但作为优秀设计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高尚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在短时间之内发展很快,我们没有经历过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过程,所以现在的设计师对功能及社会没有严谨的思考,甚至有一些“爆发户”的思想,他们不愿意扎实做工作,而往往想着如何迅速表现自己,我认为这样对社会伤害很大。

关于主持人说的优秀和卓越的问题,我判断的方法就是对社会的负责的多少。

主持人:你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独立思考能力很重要,这是否会成为优秀设计师的一条“金线”?

林学明:独立思考能力是必须的,但这也是不足够的,优秀设计师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传达你的思想,说服别人接受你的创意。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要有好运气,否则机遇走过也无法成功,只能算是一个综合性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赵红红教授


赵红红:设计师分了几类,教学过程中我发现100人中大概有3—5个尖子,1/3优秀,工作后沟通、设计都做得很好,1/3可胜任,还有1/3需淘汰。天才需要有天分,不需要培养,而优秀设计师必须有思想,模仿别人作品的只能算是三流人才。另外,数学家可以在20多岁成名,但建筑师必须积累, 没有好作品无法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设计需有哲学思想指导

主持人:谢谢两位老师的精彩发言。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听听余工的看法,您认为这个“标准”是怎样的?

余静赣:我认为这个标准分不同的人群,在我们公司来说,优秀的设计师就是客户满意,能够挣钱,这是一个企业最低的要求。对我个人而言,优秀的设计师应该有责任心,对设计有利,设计出的案例能影响社会体验,这样的设计师就非常棒!

回到教育问题上,新一代年轻人设计时都会思考,而且思考得很激烈,但是他们缺乏哲学的指导。我们的设计教育中很少设有哲学课程,这也导致我们的学生对人性理解不足。

中国有没有优秀的设计师?有的,有天才型的,通过名师的指导就能开窍,但功利的社会难以产生优秀的设计师。

主持人:余工谈到哲学对设计的帮助,他本人也特别喜欢哲学的。余工,您认为通过哲学这门课程可以让我们的设计师跟能理解人性,更理解生活方式从而提高设计的水平吗?

余静赣:我认为是这样的,一个民族缺少哲学的指导,就相当于一个漂亮的庙宇缺少神灵。如果设计界缺乏哲学的指导,也很难有大师级的人才。据我了解,很多优秀设计都是哲学毕业的。



设计教育的结果不仅为设计师

主持人:余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这个问题,大师级人才除了天分,还需要有哲学的指导。从刚才几位老师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要成为优秀的设计师,除了基本的技能之外,还要从思想层面上有一个提升,我们总结为“技”与“艺”,沈老师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

沈康:我想用俄罗斯诗人说的一句话,原话我忘了,意思大概是一个优秀的诗人需要对生活有深邃的洞察力,那么将它套到设计师上,则需对生活、环境、人生及自己有一定的理解,所以洞察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洞察力不是想有就有,需要对思想、观念和哲学等方面足够敏锐且有足够的理解才行。第二个就是是否有足够的技巧把这种思想用设计语言表达出来。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设计教育的结果不仅仅是设计师,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更需要培养与设计相关的人员,如评论家和媒体等,学生一转身也可以为这个行业做出很重要的贡献。

伦敦每年毕业的设计学生有1万多人,他们不同的选择反而使这个行业的基础变得非常厚实,而我们的设计消费面还是非常窄,当我们意识到很小的东西都可以设计时,但社会上没有谁愿意付费购买,这是中国对设计的理解问题,需要时间。

主持人:沈老师给了我们另外一个思路,让设计这个行业发展,我们不仅要培养专业的人才,而且需要为行业培养更多类型的人才,毕竟这个行业的发展不是只需要专业人群。

沈康:一定要把质量放得更宽一些。

不一样的设计教育:校园环境与课程设置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培养出优秀的设计师。 据我了解,余工非常热衷于中国的设计教育工作,也很注重于培养专业人才,最近您也一直在看英国的名校建筑,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思考吗?你是打算如何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余静赣:我很想回答这个问题,我手下的设计师有1万7千多人,这么庞大的团队,做得好对社会贡献很大,做得不好就像林老师所说的“社会杀手”。

我一个人改变不了社会,所以我办教育。因为逃不开社会的需求压力,所以我办设计教育就想走一条不一样的路。我认为将学校办在城市里,设计师更多考虑的是材料和档次,他所做出来的东西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艺术教育应该给学生自然生长空间,在校园选址上,我以自然为邻,自然有森里、有雨露,有形与神兼备的东西,能让学生耳濡目染。  

第二是关于设计课程的思考。现在我们实行四年制教育,培养合格的设计师,但我把我的教育延长到七年,并从初中开始招生,前四年在我们的学校里学习,后面三年是“放养”,他可以到他想要去的地方,或者国外或者广美。另外我们的教学方式也有所不同,每天下午学生需要实践,砌墙、做木工甚至到设计事务所。

主持人:余工最近都在剑桥看校园建筑,您也曾说过,建筑对人的影响是挺大的,看了这些建筑以后您个人的感想是怎样的?

余静赣:中国的设计学生脱离了生长的土壤。农学院的校园都很大,有森林,但我们1000多个设计专业的学院,几乎都没有森林,我认为这是不对。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接触过森林,我认为他是开不了窍。在森林里面没有阳光的滋润,但也许可以打开心灵的窗户,可以理解阳光的力量。

所以设计学院一定要有生命,我在剑桥看到的是森林,在花色里面的阳光很纯净很温柔,在水泥广场上阳光就很恶毒很难受,这样会推动学生走向两个方面。

中国需特色与多样化教育

主持人:谢谢余工,刚刚余工说到设计教育的时候非常强调自然的力量。接下来我想问一下赵红红老师,您也是建筑方面的专家,您认为对余工的想法有什么样的理解吗?您是否赞同他所说的方式?

赵红红:余工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人对自然的关注以及受到自然的影响,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目前社会发展强调低碳、绿色和生态环境,其实都是在讲这个观点。

我想说一下大学的模式,牛津是1840年前后建成,属于最早的学院式大学,远离城市,而中国的书院也是在森山老林,自然环境也很好。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变成普及教育,服务对象和研究内容都有所改变,所以校园也从最早的书院或者学院式的大学变成了集中式的大学,从60年代开始,中国就把大学建在城市里,形成社区大学。

我国这几年新建和扩建了1600多所大学,这里面大多数还是以书院式的,也尽量有山有水,但是很难做到牛津大学那样,我们都在努力,但是还达不到这样的理想状态。

过去,中国的大学教育模式统一,但现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鼓励大学进行特色教育和多样化教育,比如说环境特色、教育特色、师资特色,学生特色等,像余工这种与自然结合的学校应该多办,我认为不矛盾,谢谢。

艺术教育创新:旅行学习

主持人:非常感谢赵教授的精彩发言,接下来的问题我想问一下沈康教授。刚才我们提了很多校园空间对学术的影响,但赵老师认为短期内很难改变,您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看法?我们如何在艺术教育上有所创新?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沈康教授


沈康:我非常赞同余工的看法,但另一方面,也像赵老师说的一样,设计教育应该多样化,它跟城市生活有密切的关联,走到这一步必然有现实的因果关系。

在艺术教育的创新上,我有一个特别好用的方法,但很遗憾,目前没有很好的方法推广。

现在意大利、印度、美国等国家流行旅行学习,学生有一个学年待在国外,在城市或者乡村,他们的游历很广泛,这对设计师的成长很有帮助。如果要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方法,我认为这相当不错,但这在中国推行起来很困难,因为学院不允许出任何差错。

阶梯式培养方式助员工成长


主持人:非常的感谢沈老师。视野对于设计师来说非常的重要,走出去对大家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我想问一下林学明老师,刚才培养优秀人才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企业的事情,在您的企业里面,您以什么样的方式帮助您旗下200多名设计师成长?

林学明:年轻设计师基本上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毕业过来的,还有一种是还没有毕业就过来公司实习的。

我们希望可以形成梯队的团队,用阶梯式培养方法帮助他们成长,从助理到设计师,这大概需要5-7年的时间,才能基本独立完成一个项目。

对没毕业到公司实习的学生,我想让他们全方位了解设计公司的运作流程,了解设计过程的结点是如何控制。这样,他们就会知道未来他们会面临什么样的岗位,能够达到这一点就已经够了。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