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 页 >> 展讯赛事 >>设计赛事 >> 双峰与伴:伯纳德·皮法雷蒂新作展
详细内容

双峰与伴:伯纳德·皮法雷蒂新作展

2021年3月13日—5月29日,法国著名艺术家伯纳德·皮法雷蒂 (Bernard Piffaretti) 于上海首次个展「双峰与伴」将亮相里森画廊。展览将呈现艺术家与过去一年在其巴黎工作室完成的新作,在皮法雷蒂 “运动图像” 风格绘画创作中,叙述电影大师大卫·林奇和奥逊·威尔斯的影响,以及他们作品之间的联系。

皮法雷蒂被誉为同时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中潜心研究其“皮法雷蒂系统”创作方式。此次上海展出的这组丙烯画作均诠释了这一创作方式,每次开始创作时,艺术家先在画布上建立一道“中心线”,将画布垂直平分成左右两半,在画布的一边布建抽象的构图,接着在另一边重现对应图像。而皮法雷蒂对镜像的兴趣不代表他力求理想的对称画面。相反,他有意呈现出一种不精准的重象,顷刻间挑战了观者的传统感知,迫使质疑其视觉习惯。由于观者不知晓画布两边的先后顺序,无法就此判断“对错”,两边的图像便成为了各自不完美的影子。观者欲解开皮法雷蒂画面中的谜题,积极寻找左右两边的变化,由此强调了观者对该系统固有的心理和情绪回应。 

展览标题 「双峰与伴」为皮法雷蒂致敬被他称之为“双子传奇”的电影人大卫·林奇 (David Lynch) 和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双峰》是大卫·林奇执导的著名美国恐怖片,首映于1990年,后在2017年以短剧的形式回归。皮法雷蒂和林奇一样,在八十年代声名鹊起,见证了电影风格中“高概念”时代的发展和电影人主导模式的延续。展览标题的后半部分意指林奇的前辈奥逊·威尔斯。林奇深受威尔斯的执导方式及其心理效果的影响。皮法雷蒂特别提及了威尔斯于1947年执导的《上海小姐》,一部被林奇认为对其创作产生极大影响的电影。这部电影的结局以魔镜迷宫里的一场枪战达到高潮。布满了镜子的通道充满着真实和虚假的图像,每张面孔都得以多次重复与反射。

皮法雷蒂对自己视觉语言的探索映照于林奇和威尔斯的作品中,艺术家说:“我的绘画过程像一个电影工作者处理‘运动图像’一样,我视创作为一种‘动态情景’”,这种动态时常可见于艺术家的作品中。他们均在其创作中采取了变形、神秘、反射、解构图像来推动媒介的边界,并诠释其方法的心理效果。皮法雷蒂的作品亦受到林奇和威尔斯等电影人风格式否定的影响,他们拒绝被归类为一个艺术词汇,以及过程的表现。 “峰”是皮法雷蒂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其中黑色背景的一幅双峰作品将在这次展览中呈现。艺术家补充道:“上海有个航运线路名是‘双峰快线’。该结构多层面地活跃于我的创作中:重影与双生。”

图、文/主办方提供

PIFF_A5_INVITE_OPENING展览信息

伯纳德·皮法雷蒂《双峰与伴》

展期:2021年3月13日–2021年5月29日

地点:里森画廊,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7号201室

开幕::3月13日, 下午5点至7点

关于伯纳德·皮法雷蒂

法国艺术家伯纳德·皮法雷蒂  (Bernard Piffaretti)  致力于运用重复的方法来分析绘画的构成部分。他在1973年至1979年于法国圣艾蒂安美术学院学习艺术,并于1986年开始呈现了“皮法雷蒂体系”,确立了其线条分割法的创作方式。画板成对出现,左右画板呈现的图案几乎一模一样,被画板之间的垂直线条分开。在作品完成之时,两者之间的区别消弭于无形。不过皮法雷蒂最感兴趣的概念还是不完美图像的产生过程,两个事物永远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正如这位艺术家所说,“在画布另一侧一步步的重复,实际上呈现出的是一个不完整的图像。”皮法雷蒂体系意在告诉我们艺术形态是不能被复制的。在他的一些作品中,第二部分甚至会因为第一部分画作的复杂性而给予出人意料的留白。皮法雷蒂也提出并实践了绘画优先的艺术方式,逆转了观者对其创作思绪的先后顺序,而突出叙事自己的作品。

皮法雷蒂于1955年出生于法国圣艾蒂安,目前在巴黎生活与工作。近期个展包括巴黎蓬皮杜中心,法国 (2018);凯特·麦格瑞画廊,伦敦,英国 (2017);克莱姆画廊,柏林,德国 (2016); 切尔瑞与马丁画廊,洛杉矶,美国 (2015);弗兰克·埃尔巴兹画廊,巴黎,法国 (2014);圣艾蒂安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 (2009);马蒂斯博物馆,尼斯,法国 (2008) 以及Cheim & Read 画廊,纽约,美国 (2002) 等。重要群展包括:菲利普·马丁画廊,洛杉矶,美国 (2018);Gordon Robichaux,纽约,美国 (2018);施瓦本哈尔美术馆,德国 (2017);南特美术博物馆,法国 (2015);日内瓦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瑞士 (2007) 以及Kerguéhennec当代艺术中心,法国 (2005) 。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