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 页 >> 展讯赛事 >>出版征集 >> 迹象:佩斯群展 中国艺术家2020年新作亮相
详细内容

迹象:佩斯群展 中国艺术家2020年新作亮相

5mjuUVI9YmiuClIBGrqAOq17wTNaNFIV9PBkmex4.png

诗人在孤寂中

总沉湎于永恆的幻梦

于是那带有迷信的迹象

便应和了内心的情感。

——普希金

香港—佩斯画廊隆重呈献跨入2021辛丑牛年的首展“迹象”。作为人类迈入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为重大的全球性危机,2020年持续一年的动荡不仅反映出现代社会运行机制上的诸多困境,也为人类文明及其背后的价值体系提供了反思的契机。这无疑成为了艺术家创作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基调。而正如张晓刚在其疫情日记中所言,艺术家并不能将现实事件迅速地转化成作品,但在每一次大时代降临过后,都将看到它如何在作品中留下了某些烙印。

此次展览将呈现来自佩斯中国艺术家李松松、毛焰、仇晓飞、隋建国、岳敏君、张晓刚的架上绘画及纸本作品,其中包括数幅首次向公众展出的最新画作。佩斯画廊香港空间于3月4日举办了开幕预览,并将持续向公众开放展出至4月24日。

46NnRaFySfPfqLamUk1gOs309a0i42mffD1HwQEG.png

1NB32hlNn4vrhdqCaCSnLtzWkoNvgf8DeiAWJEIe.png

t9EhBwu7bGPFiz5uX8RyhSs8DNff2oydvbf9C58k.png

群展“迹象”展览现场,佩斯画廊香港空间

此次展览将展出张晓刚两幅完成于2020年及2021年的最新画作。作品延续了艺术家自前次纽约个展以来的材料拼贴试验,并被进一步呈现为更加具象的所指:拼贴材质形似稿纸或是信笺,二者既是思绪表露的承载物,又同时成为画布上的遮盖物,为背景中大量余白增加了丰富的解读线索。“时间”一向是张晓刚艺术的核心主题——在画布世界所展开的多重维度中,艺术家得以探索重叠交错的心理时间。然而与此前艺术家所经历过的多次重大时代变革不同,2020年独有的“集体时间感”体现为骤然减速的、甚至是近乎凝固的时间。在自我隔离期间,张晓刚第一次尝试用极慢的速度去完成一幅画作,并在反复推敲的过程中,令既定构成之外的微小细节自行浮现。

SDKLPX7A9F36TBoYTXLVG81w39aaLmh0p58lekSm.png

张晓刚,“对话1号”,2021年,布面油画拼贴,120 x 150 cm © 张晓刚,佩斯画廊

岳敏君创作于疫情期间的全新系列也展现出艺术家对于当下境况的回应。在《蜀葵》中,他将“花”这一有着明显象征意味的形象引入到其著名的肖像绘画中,并施以高饱和度的色彩,令花朵最热烈的绽放之姿破坏性地充斥于整个画面。在愉悦的表征刺激过后,观看者对肖像人物的具体处境则毫无头绪,仅余下视网膜上残留的浓烈色彩,一切始于感官,亦止于感官。

VWU0Z0ftHNzjUAggVVPZWvesxg8wlzRB8cgnK6uk.png

群展“迹象”展出岳敏君新作“蜀葵”,佩斯画廊香港空间

李松松此次带来的两幅布面油画同样完成于2020年,他一贯的工作方式令时代基调对作品的影响颇为隐形。对李松松而言,画家的工作更接近于一种长期且规律的日常劳动。他创作的图像来源也看似随机,相对于其自身携带的信息,李松松更关心图像作为绘画起点,能带来哪些具体的工作——即色彩、笔触和材料的处理,并依据即时的反馈展开后续工作。由此诞生的画作带有偶然性,并有可能回避作者始终警惕的意义的宣讲,令绘画获得开放的认识。

QPRaY68dhM25MBXY48f6V6SqODuEbRs4MyVcpgEY.png

李松松,“不应有恨”,2020年,布面油画,240 × 150 × 8.5 cm © 李松松,佩斯画廊

展览还将展出仇晓飞与毛焰的新作,它们均为理解两位艺术家近年的创作变化提供了极佳的切入线索。仇晓飞此次带来的两幅布面油画“雪屋”延续了画家自2018年个展“渐隐”以来对形象与象征的回归。画家反复描绘自然的神秘无常与作为人类栖身之所的房屋,后者将人的身体与精神从无限且永恒的自然中短暂地分离。在《雪屋1》中,房屋幻化为生物式的腔体,包容并保守着个体生命的情感、记忆与想像,也令自身的故事得以开启。

HQlvyLKG5c44SqxHdipcpZzdFA19IoQpf2kbQgE2.png

群展“迹象”中展出了仇晓飞的两幅布面油画“雪屋”,佩斯画廊香港空间

而毛焰则将呈现两幅纸本水墨作品,不同于他标志性的布面油画,纸本作品以其轻盈与开放性承载了画家游离在具体形象之外的表达探索。在他创作于2020年的《除此之外No. 5》中,相互串联或彼此覆盖的“圆环”如自发生长般地蔓延在宣纸表面。在毛焰与其至交、作家韩东的对话中,曾对该圆环有过明确的说法:即为“心丹”,心之丹药,供人吞服。在这个意味上,画家在他具象写实的油画作品中,是藉托肖像、静物为“相”去描绘无形的心灵世界;而看似抽象的纸本作品,则有着更为具体的所指乃至“功用”。二者为我们理解画家的工作本质带来了一组有趣的对照。

WdOjTSJYGd9BswT7P44UzukQzhJ68hOhSrsTogWA.png

毛焰,“除此之外...5号”,2020年,宣纸、水墨、水彩颜料,画作 139 x 69 cm © 毛焰,佩斯画廊

此次展览还将特别展出隋建国的纸上聚氨酯作品“夜”系列。作为中国当代雕塑的领军人物,隋建国将他的纸上作品区别于较为严肃的绘画,而更接近于某种与思考及创作过程紧密相关的“素描”。在他较早的纸上水笔实验中,艺术家通过笔划忠实记录下了自己的身体与纸张共渡的一段时间。而在此次作品中使用的发泡材料聚氨酯则为作品带来了更多随机性变化,同时,材料自身带有的一定厚度令画作的局部呈现出近似“浮雕”的效果,艺术家在此进一步试探雕塑、绘画等艺术媒介的定义与边界。

迹象

2021.03.05 - 2021.04.24

佩斯画廊香港空间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H Queen’s 12楼

etwCns5pfdcdYzX2o5xF1sszUpXnHSKD9LzAdeUk.png

sViaDA3upAJsTl1bt22zhp8Hbzk00ypLSvSDxNrt.png

IsByD1Taa0QZp0th6jRVzKEzdct0y5ZIuKkc8jJu.png

JRsCkjGVqg4HucVqZvpEld2sztrDisc6OGci90GN.png

NzIpSXauaXGR3Q9CXNo6QgVjGMLSTcvCzPrJTR5r.png

NTElmho0B2Ez4PpzVIikgxu2ogFkHuGwznqD2mb2.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