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 页 >> 教学改革 >>中外艺术教育比较 >> 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的回归——美国“艺术推进”课程及其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
详细内容

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的回归——美国“艺术推进”课程及其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美术馆的教育功能

全球化的今天,社会的演进已步入“知识社会”,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来看,自20世纪下半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终身学习”观念以来,美术馆的教育理念也随之产生巨大的变化,以构成社会的所有成员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并重视其自主性学习的观点,使美术馆重新审视及改善以往启蒙主义“传授”式的知识生产方式。现代社会讲求沟通、学习、思考、判断,强调美术馆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要求其所策划或举办展览的基本出发点必须把公众的理解与参与放在第一位,美术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更主动积极的角色,教育功能遂成为美术馆的重要目的之一,甚至成为美术馆的主要使命。

因此,世界各国莫不将美术馆的建设与运营视为国家总体发展的象征之一,也不断致力于提升美术馆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以作为启迪民智、提升公民文化素质和传承、传播国家民族文化瑰宝的方式。相对而言,人们以往过于推崇美术馆的艺术品价值,致使一般公众将美术馆视为产生疏离感的“艺术殿堂”,或只将美术馆视为历史遗产的“仓库”,并未完全实现美术馆作为社会公共领域文化的教育使命。美术馆在当今社会被视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教育功能的发挥不仅是美术馆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美术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如果说典藏是美术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美术馆的灵魂。

人为什么要学习?从个体和本源的意义上说,这是出于好奇心。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多种感官的立体感知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增强学习者的理解力。在这方面,美术馆比之其他学习机构或媒介如书刊、网络、影视相对单纯的视听觉平面化特征有着天然的优势。美术馆的展品、辅展手段和设备组成的展示系统能很好地让观众与美术馆展览进行交流与互动,在对观众兴趣的全方位、持续性的调动中,“帮助”他们在展厅中得到“自助式”的学习,这正是新型美术馆教育所追求的,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许多人一听“互动”就担心起展出的文物、艺术品的安全,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互动”是一种理念、一个过程,不只是动手,还可以动脑、动眼、动口、动心,它改变的是原有的单一参观方式。西方有学者就认为,美术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而在于“帮助观众学”。苏东海先生早就提出“博物馆是通过为观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教育目的的”,他还呼吁“要淡化博物馆教育意识”,即“博物馆的学校化倾向”。

可以说,美术馆的教育职能虽然己确立了一百多年,但因为没有独立的教育体系,使得它迷失了自我“物”的本性。探索和建构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美术馆教育独立体系己成为美术馆从业者近二三十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其创新的主旨就是贯彻“为学习服务”的理念。近年来国际上先进的美术馆的两大突出变化是对公众态度的极大关注,积极寻求与公众的全方位交流与互动趣味性,自助型展示手段的普遍应用和多样化的辅助活动及设施的出现凸显出美术馆对独立教育方法与技术的孜孜以求。在国内,这种变化只在少数美术馆初露端倪。

众所周知,美术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是公众的社会大学。我们往往将美术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着眼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科学研究、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而对美术馆的美育功能比较忽视。美术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校课堂,它自身独特的优势使它在社会美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育是美术馆的一项重要功能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即运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自身进行审美情感、审美形态、审美观念等方面的教育,使人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精神世界有新的升华,成为具有高尚精神和富有实践能力的人。因此,美育是人类美化自身的教育,是人类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越是进步,美育越是显得重要。在我国,美育不仅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中,美育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通过美育培养人们高尚的生活情趣,人才会有高尚的道德行为;只有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着手,才能真正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

美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伴随人的一生,它的实施途径有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其中,社会美育通过社会文化以社会美的形态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使人更加热爱生活,更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的审美传统。

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指出,对于社会上的人,“不能不给他以一种美育的机会”,这就是要依赖一些专设的机关。他分别列举了美术馆、美术展览会、历史博物馆、古物学陈列所以及动物园、植物园在社会美育方面的作用。他说,经常到博物馆去鉴赏,对自己大有好处,它能提高创造精神。博物馆可以使人得到积极的休息、高尚的消遣。“美术馆、博物院、展览会、科学器械陈列所,均足以增进普通人之智德”。

美术馆把人类物质文化的精粹集中起来,并经过有机的组合,对自然美、社会美作综合的、立体的展示,使观众和实物之间建立直接的接触,以内涵丰富的内容和美观的形式吸引人、教育人,使广大观众在美的展示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观众参观美术馆当然要求获得知识,但这种知识的获得不同于在课堂上教师的灌输,也不同于在图书馆中沉静的阅读。在这里,与获取知识相伴的是欣赏的愉悦,是精神的享受。这一过程正是美育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的心灵得到了陶冶、精神得到了升华。因此,美育是美术馆的一项重要功能。

()美术馆在美育方面的优势

美育,是通过美的熏陶对人的心智加以启迪,这一熏陶必然要通过美的内容、美的形态、美的方式进行。美术馆作为“美”的综合载体,在美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1.美术馆的收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可以使人获得形象的美感。

美术馆是人类文明的宝库,它收集、保存了大量的文物资料,这些文物资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料,而是经过筛选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品,其中不乏稀世之宝,这些珍贵的文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风格,每一件都具有璀璨夺目、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进而让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人们对美的感觉正是从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美观的形象使人对美有了感性认识,这一感性认识就是潜移默化地感受美、领悟美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真正领略了美的价值,从而培养起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感受能力。从这一方面来讲,美术馆是树立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的特殊课堂。

2.艺术品的历史价值可以对参观者的人格建构产生深刻影响。

美术馆中精美的艺术品不仅使人的精神受到美的熏陶,其凝重深沉的历史感还会对人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力。美术馆的展品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记载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生动地再现了人类在艰难困苦中百折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历程,是人们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动教材。从原始社会制作粗糙、形式简单的打制石器到精美的青铜器、锋利的铁器,人类的本质力量日益得到显现;从笨拙的粗陶到美丽的彩陶、晶莹的瓷器,人类对美的追求不断得到显示。这些艺术品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智慧得到启迪、思维得到开阔,使人从深沉的历史中认识到人的价值、认识到人与世界的关系、认识到人生的意义,而这正是美育的高层次追求所在。美育的内涵不仅是让人认识美、感受美,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内心和谐发展,成为人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动力。美术馆具有历史内涵的审美欣赏,使人从人的角度理解人生真谛、树立社会责任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情操更加高尚、人格更加完美,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3.美术馆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激发爱国之情,体现美育的高层次价值。

通过美的形态陶冶情操,使人更加热爱生活,从而更加自觉地继承与发扬民族优良的传统是美育的一大任务。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体现,也是一切更高文明的再生之源。马克思非常重视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强调审美教育不能割断历史,要善于运用传统文化的成果。从这种意义上讲,社会美育是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生活的结合。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国家与民族,才能够开阔视野,为振兴自己的民族而奋斗。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经久不衰。先人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华民族文化。美术馆中的艺术品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国守节、舍身取义等民族精神的历史见证。岁月千载、斯人己逝,但其精神永存。美术馆的艺术品让人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精美绝伦,从而产生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浓烈的爱国之情,这种爱国之情会转化为报国之志,激励每一个社会成员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为建设祖国而奋发努力。美的震撼最终转化为理性力量,使灵魂得到震撼,理想得以树立,才能得以正确的发挥。

4.美术馆还是形式美的集粹之处。

美术馆在美育方面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它的陈列、展览都是美的蕴藉。美术馆的展出不是对展品的简单机械的罗列,而是极富艺术性的陈列,它力求直观、形象、生动,讲求艺术品位,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

美术馆的整体展出环境要整洁、优美,许多美术馆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风格独特。展览的展出面积、展线长短、平面布局都要经过精心设计,这既便于参观,又符合艺术欣赏规律。全部展品要有序组合、有系统地组织起来,既具有内在逻辑性,又具有外在形象的协调性。布展人员巧妙运用灯光,和谐搭配色彩,充分考虑比例关系,使展览透出美的韵律,突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个人特色,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美术馆美育功能的意义

充分认识美术馆的美育功能,对于从新的角度透视美术馆的社会功能、提高和推进美术馆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社会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参观美术馆在人们休闲文化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美术馆的美育功能潜力日益得到发挥。人们参观美术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参与的过程。美术馆要能激发人的兴趣,吸引人们参与到美术馆的各种活动中来。这就要求美术馆把多种形态的美更典型、更集中、更强烈地表现出来。因此,美术馆的内容、形式都应着力于“美”的“渗透”,应以艺术创作的态度去看待陈列、展览的筹备、组织、布置、制作工作,使之符合美学原则,具有美学价值,从而创造出感人的艺术气氛。

从陈列的内容选择方面来说,美术馆的展出内容首先要真实,特别是历史的真实;此外还要合理,只有合理的真实才有真正的价值。展览的内容应该健康向上,激发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展览内容还必须完整,这既包括内容、本质、规律的完整,也包括展品具体组合的完整,各个部分应按美学原则有逻辑地组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样,展览的内容才能成为真实性、合理性、健康性与完整性的综合体,使观众能在心情专一的情境和气氛中获得真、善、美的享受,完成对展览的认识和审美感受。

从陈列的展示设计方面来说,展览要讲求艺术性,讲求形式美。根据绘画、雕塑等不同的展品类别,运用多种手段,按照形式美的原理和法则,处理好对比、统一、比例和尺度,再现衔接、过渡、层次、节奏等关系。展品只有布局合理、造型大方,才会具有艺术魅力。只有和谐运用色彩、巧妙运用灯光、创造出美的意境,才能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总之,美育是美术馆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功能。美术馆应该充分重视这一功能,并努力把美的原则贯彻到工作中去,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愉悦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慧,使人们通过参观美术馆视野更加开阔,品格更加高尚,灵魂更加纯洁,精神更加振奋。

二、美术馆与大学教育

美国教育家马其逊曾说:“美术馆是展示人类文明轨迹的地方,是全民素质提高和实现自我教育的大课堂。”美术馆教育研究者们指出,引导观赏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艺术鉴赏,产生感情移入或情感反射,从而进一步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世界,这是21世纪美术馆教育发展的趋势。把美术馆从静态经营转化为动态经营,将原来的象牙塔转化成为大众可望亦可即的学习场所,并成为公众接受文化传承和艺术熏陶的殿堂,这是实现全民艺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美术馆知识生产的目标之一。

从广义的教育范畴来说,美术馆参观经验不但可以培养世界公民在多元社会中的生活能力,甚或可以在其面临挑战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之道。美术馆教育兴起的原因,首先在于公众对美术活动的日趋关心和自身精神生活的现实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品质的提高,公众对艺术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人们认识到除了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外,文化艺术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公共领域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的美术馆应是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美术馆是以视觉艺术品为沟通媒介,给公众提供直接感受、体验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的机会。在展示过程中,不但受众面广而且是在自由开放的情景中开展教育,公众的理解与参与是第一位的,美术馆可以吸收到最多、最优秀的公众参与、观看展览。尽管“陈列展览”是美术馆的主要方式,但落实到知识生产方式来看,应该是多层面、多角度的,美术馆可以调动、运用各种影像、文献、讲座、对话、导览以及巡回展等多种手段,在展览现场与公众发生即时对话,产生互动,帮助公众利用美术馆资源进行学习。人们在美术馆中通过欣赏或者创作美术作品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可以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术馆是可以自由进出的文化大学。

()美术馆与大学教育的共同理念

大学作为知识生产、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大学生产的知识构成极为复杂,它不仅生产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科技、管理和经济科学等知识,也生产与经济发展无直接联系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美术馆教育可以采取一种普通教育(艺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学术教育(研究与出版)并行规划的方法来实现美术馆服务大众的自觉意识,同时保证教育向高水准趋向发展。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美术馆参观者只是把它当做一次“休闲活动”,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还是能从中获得具有永久价值的东西。通过学习观察纷繁复杂的艺术形式及线条、形状、色彩的精妙之处,人们获得了一种形象欣赏能力,而且必然会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他们不仅对艺术也对自然和生活之美产生更强烈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享受。美术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大众理解艺术的水准,而不仅仅是浅层次地取悦大众。

美术馆与大学的合作关系有效促进了学术教育的发展。美术馆可以为大学的师生们提供展示他们成果的机会,并提供教学课堂。美术馆与大学在研究出版方面的进一步合作,可促进学者、专家对美术馆的藏品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向公众展示,进而对美术馆的形象建构做出贡献,最高水准的学术论文、专著及书籍作为具有永久价值的财富,堪与美术馆的有形资产媲美,美术馆不仅在藏品上而且在知识上都是一个充满伟大文化财富的场所。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学科的研究和传播、提升社会的人文理想和公民的文化素质是美术馆与大学教育的共同理念。

()美术馆与大学教育发展

在美术馆中驻足过的人都有过这样的讨论,并都与此时此地以及特定个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而这是大多数艺术评论所不具备的。这种交流总是针对一幅画或至多是与附近的艺术品进行比较而己。相比之下,由于通常是以幻灯片为基础,讲演就可以有较为广泛的视觉参照。由于交谈是即兴的,因而允许随意的尝试,易于形成直率的另类思路。在书本与讲课的认可范围之外与朋友一起进行思考是充满乐趣的。在美术馆里,人们可以对所见的东西畅所欲言,但是在学术刊物上唯有那些有资质的专家才能“名正言顺”地发表评论意见。艺术史的写作常常保留了课堂讲授的味道,是一种“独白”的形式。比较而言,美术馆里的谈论融入了若干种对话的声音。人们不必拘泥于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可以享受不同的可能性。

大学美术馆是一种可以包容有关美术馆冲突观点的完美场所,它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美术馆实践以及对其进行批评性思考。大学美术馆在成立之初往往不囊括艺术品,当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大学美术馆是建立在藏品的基础上或成立之后马上就有了收藏品。它们经常是作为艺术学院的附属品,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展示教师和学生的作品。在其他时候,它们作为非正式的学习资源,意在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欣赏艺术的机会。

大多数大学美术馆成立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大学教育之外的实验乐趣,它们也是最有可能介入机构批评的场所。大学美术馆通过委托艺术家以美术馆为对象,和跨学科的学生、教师实施创作项目,大学美术馆因此可以促进自我批评。

当今许多美术馆都委托艺术家重构它们机构的项目,出于更新藏品、吸引观众的需要以及为变得更具文化敏感性,美术馆希望艺术家可以提供新的方法。大学美术馆是这个趋势中的重要参与者。事实上,由于是在鼓励质疑权威的学术氛围里运行,和其他美术馆相比,大学美术馆是更适宜批评性质询的场所。在任何可想象的学科里,包括博物馆学本身,大学美术馆都有一批教学团队和专家可供选择。大学美术馆是探讨展示机构价值体系的理想环境。

大学美术馆的馆长们意识到,很多学生以及教员被那些展出还没举办、但结论己经下达的高调展览所拒绝,因而他们也在积极寻求一种新的合作项目。艺术家和大学美术馆可以成立一个由学生、教师以及美术馆人员组成的社区,并以开明的姿态鼓励辩论。事实上,美术馆里一些最激动人心的作品往往诞生于此。

大学美术馆首先关注的是教育,它的目标是用作品来帮助学生成为批评型思考者,藉以促进跨专业思考和积极主动的学习,使人们可以通过艺术这个媒介意识到人类实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一团体更加依靠观点,而不是展品来发展自己,其观点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在这样一个语境下重新阐释跨专业教育的概念,必然使美术馆成为像图书馆、实验室和研究院一样的学术中心。

正如法国新唐教育博物馆和艺术馆馆长所说:“我们处于一个以观点为基础的机构里,我们始于观点而不是收藏品。我们欢迎来自全校和全社区的不同观众。单一地讲述艺术史的语言会疏远很多潜在的支持者。在这里,地理学家、数学家和诗人——打个比方一一都可以用符合他们专业特点的语言自由表达观点。”

()美术馆与大学教育互为结合、互为促进的知识生产模式

19世纪,大学是一个追求“普遍性知识”的地方,知识本身就是目的,知识也是自我合法化的活动。大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传递知识而不是生产知识。到了19世纪末期,实用主义逐步盛行起来,大学有了知识的功利性,不再是纯粹的学术殿堂。进入20世纪以后,大学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大学为国家培养社会精英,承担维护、传承和完善国家主流文化的任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受其影响,大学不能只为社会精英服务,而要走出象牙塔去服务社会,为公众提供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证书。于是,大学教师成为专业训练者,大学开始附属于职业训练的工具性目的。

到了20世纪60年代,知识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市场力量逐步渗透到知识生产中,知识用户大规模参与知识生产过程,大学己不能完全垄断知识生产,大学的学术象牙塔逐步瓦解。随着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学不能再为知识而知识,而是逐步参与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来,开始发挥专业培训与文凭授予的功能,为各种职业培训提供专业支持。因此,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所谓“文凭社会”。

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想与跨国资本的发展,大学与国家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国家不再是大学资金唯一的提供者,国家在知识生产过程中扮演规范者的角色,它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这种规范。一方面,国家将学校私有化,用商业化模式来管理学校,另一方面,赋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权,通过质量和绩效监控来干预大学的运作和发展。在知识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大学同时要面对市场竞争和国家的间接干预,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在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演变过程中,大学迅速扩张。由于无法承担巨额的教育经费,政府希望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摆脱困境。经过国家干预下的教育改革与管理创新,大学的办学理念逐步趋于实用和功利,大学管理也逐步走向市场化和企业化,于是出现了学院资本主义(academic capitalism)。由于企业的介入,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和国家两者之间的关系变成大学、企业和政府之间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有人称之为“三重螺旋”(trip helix),知识生产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了。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大学在知识生产中的霸主地位受到空前的挑战。这个时期知识的特征是全球化、去地方化(deterritorialized)和去个人化。教育大众化、信息技术和传媒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知识的沟通方式。大学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社会精英也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知识沟通、传递和生产变得更加开放和便捷。也正因为如此,知识生产趋向于不确定性、竞争性和“去正当性”。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将对大学的角色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的冲击下,大学失去了某些传统的功能,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也不再是国家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大学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不过大学的角色和定位有所变化。大学求知、求真的功能,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功能仍将存在。大学可以扮演知识沟通和交流中介的角色。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大学是少数能聚集众多知识的地方。”大学教育的使命不再是复制和传输知识,而是促进人们的反思,成为知识沟通的媒介。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冲击,大学教育可以涵盖公民的人文素养,让科技变得更加人性化。库马尔(Kumar)认为,大学是进行"心灵浇灌”的地方,这是其他社会组织和场所无法代替的。也正如巴尼特(Bamett)所说,大学可以帮助人们在超级复杂的社会中生活得更好。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出现对我国当前的高校改革和创新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首先,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告诉我们,知识生产方式己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不能固守传统地以基础先行和学科驱动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生产,而应该强调对社会经济更多的回应和更多的服务。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在国家财政的扶持下生存,可以说是唯一的知识生产单位。应该看到,在新的知识生产的冲击下,政府的保护伞可能无法提供全面的保护,多元化与竞争将使高校管理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在我国大规模城市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要认清国际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潮流和趋势,及时和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未雨绸缪,加快高校综合改革的步伐,从战略的高度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反应。在现有知识生产格局下,学校要统筹和优化学科基础与办学资源,促进新兴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的生长和发展,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同时,积极回应社会经济需求,不断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开拓“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和新模式,逐步提高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其次,新的知识生产的超学科性为高校科研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出现实际上预示着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论,即可以超越学科的界限,整合各种边缘行动者的知识,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框架,将各种知识融合成一个整体的视角。我们应该大力倡导超学科研究,发挥示范效应,优化学科结构,吸引更多研究者和社会行动者一起合作进行超学科研究,以实现知识的创新。

再次,新的知识生产模式要求大学改变固有的办学理念,与各类企业、研发机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建立各种伙伴关系。新的知识生产方式的出现预示着原有大学封闭的办学体系的终结,要求大学逐步实现从学科规范和过程控制下的封闭系统到与社会环境良胜互动的开放系统的转变。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大学回应社会需求就要求从传统学科范式规范和内部权威控制的封闭知识体系,转变到与外部利益相关者、“消费者”或“客户”和其他知识生产过程处于动态互动的开放知识体系。研究者与社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会促使把以前非主流群体的视角和价值观吸纳到大学教育和认知文化中。为了实现从自我封闭到开放合作这一办学理念的转变,要求高校加强与社会机构和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建立各种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知识的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从而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水平。大学要按照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设计并开设企业与社会所急需的课程与学位,从制度建设和政策导向上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的合作,以产业需求来引导和推动大学的科研。

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要求下,美术馆特别是大学美术馆应与大学教育互为结合、互为促进,为受教育者提供灵活多样的主动获取知识的渠道和丰富实用的互动平台。大学美术馆应当充分利用大学本身的学术优势、文化氛围和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青年群体,美术馆藉此展开的各项活动势必给沉闷的大学教育注入新鲜的活力,对学生社会意识、创造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同时学生和观众与美术馆的互动,为大学与美术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真实的讯息和实用有效的运作模式。

法国社会科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指出,为竞争性的考试进行的长期准备,教科书而不是原著的使用(即使是在人文科学中)、大量成套的问题以及常规的训练、紧张的节奏、竞争的氛围,创造了一种对于文化与知识研究工作的工具性的、实用的、鼠目寸光的态度。这种实用的定向不是在滋养能够激励研究的批判性精神,而是促使学生把自己的兴趣限制在有助于考试的东西上面。学校给予学生一种竞争的文化而不是鼓励批判精神的文化。美术馆与大学教育互为结合、互为促进,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与技巧的传播,而且更重要的是传输一种身份文化,即把人们社会化,以适应特定的文化传统。

原载于《中国美术馆》201401

作者:缪胤 霍力岩

整理/李曼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