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 页 >> 行业动态 >>获奖名单 >> 第十六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丨学术论文类获奖名单
详细内容

第十六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丨学术论文类获奖名单

22.jpg

第十六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是由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组委会、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主办,中外美术研究院、中外设计研究院联办,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成都研究院承办的大型年度艺术活动。本届学年展共计收到有效来稿7692件,其中美术造型类作品来稿4557件,美术设计类作品来稿3135件。本届学年展继续采取“通讯评审”制度,由主办方按不同学科专业抽取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学术委员会15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授组成评审委员会。经过初评、复评、终评,评出美术造型类一、二、三等奖作品300件,美术设计类一、二、三等奖作品220件,获奖率约为7%;优秀作品1691件、入选作品518件,优秀和入选率约为28%。
本届学年展共计收到学术论文类参评稿件316篇,经主办方查重、专家评审,最终评审出一等奖论文5篇、二等奖论文10篇、三等奖论文15篇、优秀论文40篇、入选论文62篇。
以下所有论文作者的《获奖证书》将在3月下旬通过快递寄出。

学术论文类(含大学组、教师组、博硕组)
一等奖(5篇)
胡乃斌、吴晶琦鲁迅美术学院“地域性”如何介入中国式现代美术研究——理论依据、叙事逻辑及研究模式
王瑞清华大学形式的自觉:中世纪格鲁吉亚社会变迁对文字特征的动态影响
杨珂湖北美术学院雾海上的旅人:图像的深层解码与挪用
廖镭中南大学湘南传统民居檐口装饰图像审美场域研究
杨志勇太原师范学院作为身份意识的凤冠及其审美变迁

二等奖(10篇)
张佳晨浙江大学道德和制度的冲突——以“七女为父报仇”画像为中心

刘璇

肖钰娟

华中师范大学稷山青龙寺壁画“哀婉”的女性形象研究

郭巍

贺婧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在艺术对话中传承劳动精神——论新时代劳动美的美术创作与宣传

靳聪毅

王钊

郑州轻工业大学基于“站-城”协同关系的现代铁路客站建筑设计与发展探索
夏涛重庆大学《老鼠嫁女》剪纸——非遗语境下民间艺人视觉心象的“符号转喻”与“文化隐喻”
姚冲慧山东建筑大学娄叡墓鞍马形象研究——与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早期鞍马形象对比的角度
李心怡西安美术学院唐代女服的袖式特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马东清山东艺术学院县域景观的地方性构成因素及形成机制——以临清为例
王金凤北方工业大学新粗野主义在英国:以史密森夫妇的美学理论与建筑实践为例

陈凌航

刘承盐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站城融合指引下高铁文化研究与场站环境艺术设计—以江苏连镇铁路为例

三等奖(15篇)
邸晨梦天津美术学院蜀地阳鸟崇拜的审美观照
王若男太原师范学院厍狄逥洛墓胡人舞俑:北朝乱世中的民族融合与癫狂写照

宋博医

张笑茹

广西艺术学院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主体价值实现——以聊城葫芦雕刻为例
徐念湖北大学基于增强新媒体时代交互体验于摄影APP界面设计研究

王先桐

姜博等

长春人文学院福祉理念下复愈性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王博豪新疆艺术学院从角色出发谈舞台空间创作——以历史剧《商鞅》的设计构想与舞台呈现为例
张倩西藏民族大学神圣与世俗之间:宗教元素在当代装置艺术中的应用
杨翼群韩国檀国大学文化组学视角下的国画在全球艺术交流中的影响力研究
董志宏苏州科技大学传播方式的再拓展:江南书院建筑符号数字图库系统建构
俞凯悦浙江大学王鏊书画交游考略

李胤桥

韩晶晶

吉首大学共生视角下民族村寨传统建筑景观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湘西十八洞村为例
郑佳北方工业大学波普艺术的价值转向:从商业空间到公共艺术
赵媛媛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的文化艺术特征及其数字化保护研究
李熙宁四川美术学院气象与风景的交汇:歌德的写实云相图委托与弗里德里希的回应
阿斯古丽·艾买提中央民族大学艺术与思想的交汇:“两个结合”理念在美术教育中的融合

优秀论文(40篇)

郑童

冯薪硕等

沈阳化工大学数字化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王倩吉林艺术学院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王岩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智慧”转型:数字化时代的思政教育与创新实践研究

张琳娜

徐伟烽

云南大学镜像视域下宇宙之爱主体建构的异化与回归
董湘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打破文化壁垒:生成式AI在年画生成中的技术路径探索

章瑾

冯平

武汉工程大学传统文化视角下设计教育软实力构建的路径探究

尹晓琨

刘双楠

鲁迅美术学院虚拟博物馆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洪剑纯

周思衡

广州美术学院书法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启示:以广东省为例
田月欢梧州学院根植本土文化的阳太阳写生体系

周旋坤

朱光瑞等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城市更新视角下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大连东港商务区为例
聂娇北方工业大学塑造德国现代主义的隐秘力量:穆特修斯的设计探索

王文心

岳明阳

北方工业大学郎世宁新体画与圆明园的不解之缘
严杰重庆健康职业学院公共艺术与艺术疗愈——空间、心灵与社会的交融与治愈
谢巧云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抽象艺术中形式形成的回忆——以装饰构图“怀旧”为例

赵清云

赵白云等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生活美学视域下珠海三灶竹编非遗元素在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刘桐

张敬尧等

吉林动画学院设计学类实践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设计路径与实践

周思衡

洪剑纯

广州美术学院本科生视角下的书法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问题探讨与优化建议
王丽莎天津美术学院视域融合下当代动画艺术与民俗文化的交汇与创新

徐念

余孟杰

湖北大学基于“古”与“今”在武汉城市礼物文创设计的融入与体现
吴铧琳鲁迅美术学院中国品牌日吉祥物设计:创意、理念与情感连接
庄海萌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特色旅游产品包装设计方案——以傣锦为例的地域文化融合创新 
俞凯悦浙江大学陈璚信札二通考释
张浩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人工智能绘画的情感化构建
曲宏阳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新媒体语境下的国风绘画——新中式插画风格解读

毕瑞雪

王翠翠等

燕山大学数字时代下乡村旅游参与式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秦皇岛为例
高雨萌北方工业大学艾琳·格雷:折衷主义倾向与人性化设计
刘晶北方工业大学19世纪前后法国装饰艺术中的中国元素 
杨志勇太原师范学院基于晋剧盔饰元素的非遗工坊体验家具设计研究
王咏梅西藏大学浅谈当代水彩风景画创作素材入画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表现形式

王琳

赵文慧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AI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融合创新
王秋明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广州海关波楼装饰修缮设计
李檬陕西航天职工大学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高职新范式探索
陈绘兵山东科技大学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美育浸润行动实施路径研究
李健吉林艺术学院数智赋能:西泠八家篆刻集萃的当代传承与创新路径

韩晶晶

龙社勤

吉首大学织补理论下湘西民族村寨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以五官村为例
吴昊河北外国语学院地方民营企业与本地高校专业链接形成新质生产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刘美琪北方工业大学雷蒙德·罗维与他的团队
庞梦蝶北方工业大学路易丝.布尔乔亚雕塑作品中的视觉隐喻
赵媛媛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综合材料绘画创作教学促进美术学专业学生个性化发展研究
田小弘吉林大学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研究

入选论文(62篇)
张佳煜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在上海公共艺术中的体现
张心妍苏州科技大学比利时印象派画家威廉的艺术语言探索
张冰倩天津美术学院绘画中的疏密节奏分析与实践
龚政湖北工业大学基于互联网公益环保理念下的藏族隆达再造服务设计
蒋礼意大利米兰布雷拉国立美术学院论美术中透视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张月涵东华大学关于佩夫斯纳设计史的“历史主义”视野的研究
陈鸿伟吉林艺术学院套色木刻版画的色彩研究
丁佳莹吉林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功能游戏中的传承

章瑾

冯平

武汉工程大学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当代实践

蒋勤勤

李晶晶等

四川音乐学院古蜀虚界——三星堆人头像数字文旅空间设计
王涛武汉理工大学论水墨画的现代语境
陈攀先宁波大学艺术创作新“世界概念”?——数字复制时代艺术的“灵光”乍现
黄佩雯昭通学院Art Education as a Healing Method Help Sensitive Teenagers  Grow up in Modern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白雪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浅析风景写生在设计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熊梦甜天津师范大学以《山水清音图》为例谈中国山水画的点苔之道
黄石坤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恭城瑶乡柿界品牌包装设计
李鑫雨吉林艺术学院巴洛克时期油画光影语言及影响——以卡拉瓦乔与伦勃朗的绘画为例
张芮吉林艺术学院柯罗风景油画的写实语言与影响探析

刘桐

张敬尧等

吉林动画学院设计学类实践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设计路径现存问题解析
王真妮广州理工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意义解析
王军杰汉口学院浅谈美术教学里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余泽霖天津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中羊毛毡材料的应用
李怀庆四川美术学院爨体书法与当代书法审美建构
许雪蕾西京学院写实油画技法传承与当代油画创新的契合点
潘育琦齐齐哈尔大学浅谈柏拉图美学在山水画中的体现
韩雪云南大学云南大学造型基础课程的特色化研究
眭奇婷广东海洋大学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环境设计策略探讨

王秋红

周美怡等

广西外国语学院“双减”背景下的研学课程开发——以“五彩研学”课程开发与实践为例
王浩源鲁迅美术学院治愈系成人绘本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
吕肖红河学院元阳哈尼梯田文创产品发展现状及思考
乔文霞平顶山学院赋文字予生命力—平面设计师杉浦康平和作品探析
曹世峰武昌理工学院“堵河剪纸”非遗传承基因图谱构建与设计应用研究
于立清吉林艺术学院生态与可持续设计在风景园林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于洋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基于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的设计研究——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
刘红哈尔滨师范大学课程思政融入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方法
丰颖楠青岛黄海学院绘画作品中线条运用与情感共鸣的关联性探讨

李胤桥

韩晶晶

吉首大学文旅融合背景下湘西土家织锦纹样于广场铺设的应用分析与实践探索研究
马澳辉北方工业大学无意识设计中的符号和隐喻在设计中的体现与启示-以斯蒂凡诺 乔凡诺尼设计为例
韩莹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风景
田思雨北方工业大学设计的集体化与民族化:苏联文化政策下的呼捷玛斯实验
戴志荣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漆画创作规避常见错误的创新路径探索
黄贝琳北方工业大学战后意大利的有机设计潮流
杨柳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的文化传播功能探究
倪晓云武汉光谷职业学院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途径探析——以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为例
孙云鹏北方工业大学对光影与运动的操控: 莫霍利·纳吉的空间理念与设计观念研究
陈洁玲广西演艺职业学院生态学视野下那坡黑衣壮银饰技艺传承发展路径
许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大美术、大设计”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策略
卞瑞南京传媒学院浅析《东庄图》的审美内涵
许乃歆北方工业大学帕帕奈克设计伦理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挑战与演变
潘飞宏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浅析湖南漆艺美术史的发展演进
韩雪艳大连大学中国画和油画技法比较研究
张心汝北方工业大学民主精神下的丹麦设计——以阿纳·雅各布森与汉斯·华格纳为例
屈云霞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关于包装设计中水墨元素的应用研究
张楠河北廊坊基于设计思维提升的Photoshop教学思路探究
韩萱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壮锦图案数字化复原与创新设计教育应用研究
吴倩倩湖北大学新文创视域下武汉城市礼物的创新发展与研究
廖才耀广西演艺职业学院平面构成形式表现侗研究-以侗寨木楼的油画创作为例 
陈茹丽江文化旅游学院艺术创作在艺术疗愈中的实践探索研究—以A女士的人际交往问题为例
赵梦琦北方工业大学日本极简设计中的“简”与“繁”——以无印良品为例
苏步辙哈尔滨师范大学浅析博物馆参与高中美术课堂的可行性——以山西青铜博物馆为例
时志华西安美术学院参与式的社区更新意义研究:以“Park fiction” 与“超线公园”为例
马千翙天津美术学院中国元素在数字媒体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第十六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组委会
2025年2月21日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