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课题项目
  • 图像时代诗画差异论——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之五

    诗画关系一直是批评家们关心的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18世纪之前占主流地位的观点一直是诗画同一说。18世纪后半叶之后,诗画差异论逐渐走向前台,占据主导地位。实事求是地说,两种观点都有自己的理由。诗画同一说侧重的是诗画的共同点,这一共同点是由二者的形象性决定的。两者都追求形象地反映世界,以建构成功的形象作为终极的目标,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①苏轼的这一论述是诗画同一说的典型看法之一。王维对自然的观察十分细致,感受十分敏锐,他的诗歌善于在动态中捕捉客观事物的光和色,

  • 美学和艺术学的若干基本问题——数篇美学论文的比较研究

    在2500多年的世界美学史上,曾经产生过五种审美(美的本质)的理论模式:客观精神模式,审美是上帝或者绝对理念使世界精神化的结果;主观精神模式,审美是个性的精神对现实的投射;主客观模式,审美产生于现实属性和人的精神的统一;客观自然性模式,审美是对象客观的自然属性;客观社会性模式,审美是对象客观的社会属性。在这五种理论模式中,前四种理论模式在美学史上早已存在,而第五种模式则是1956年由27岁的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在《论现实的审美属性》一文和26岁的中国美学家李泽厚在《论美感、美和艺术》一文中各自独立提出来的。

  • 即将到来的世界:生态学作为新政治的2030-2100 于俄罗斯开幕

    距离“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已经施行了一个多月,这场由政府主导的社会生活模式的变革,从上海开始强制实行,向全国多个大中小城市推行。实行垃圾分类意味着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与引导,公众则是这场改善生活环境、维护绿色可持续发展行动的主角。正如这场变革所展现的那样,人们通常将生态问题视为“现实生活”的范畴,认为“行动主义”只意图影响法律和政策制定。艺术在面对生态问题时能够做些什么?2019年6月28日至12月1日,“即将到来的世界:生态学作为新政治的2030-2100年”于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展览着眼于正在生成的未

  • 我们为什么喜欢不真实的人体图象?

    从16世纪起,人体写生课就成为西方传统学院派艺术训练的重要一环。没穿衣服的女人站在台上,摆好姿势;台下的人一边仔细端详她的身体特征,一边不停地在画布上涂抹。这就是写生课,学习素描、绘画或者雕塑的人必须接受的正规训练。这种训练短则好几个小时,长则好几天,甚至好几周,要求艺术初学者仔细地观察人体,并且以平面或者立体的形式再现它。意大利卡拉齐家族的画家们于1582 年在博洛尼亚创建了他们自己的“学院”,重点课程之一就是画真人模特。经过一两代人的发展,在工作室里以男女模特为对象练习绘画技巧的做法被伦勃朗·范·莱

  • 塞尚:世界上只有一个画家存在,那个画家就是我

    当你和一位作家过从甚密,便会产生一种担心——这家伙会不会哪一天把你写进小说?这种担心是极有道理的。作家能够真正写活、写得入木三分的人,恰恰都是与他贴近的人。即使虚构的人物,也常常从熟悉的人的身上“借用”一些情节和细节。借用太多便会“酷似”某某人,这就免不了招来麻烦。最典型的例子是,契诃夫在《跳来跳去的女人》中惹恼了他的好友,列维坦;左拉在《杰作》中深深伤害了他一生的挚友,塞尚。这两个例子有个特别的相同之处,就是被无辜遭到“侵犯”的皆为画家;但不同的是,事后契诃夫与列维坦重归于好,左拉与塞尚却终生

  • 大师与伯乐——艺术经纪对画家推广的重要作用

    绘画圈不乏绘画能人,但画出名堂、被世人熟知的却是凤毛麟角。可以说塞尚、德加、毕加索、马蒂斯等艺术巨匠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伯乐——安伯斯·瓦拉德。倘若没有瓦拉德的推介,他们的作品或许只能在坊间慢慢流传,无人问津甚至被埋没,人们今天对现代绘画风格面貌的了解、认识也将会是另种情形。当然,唯有脚踏实地创作,才有望每个艺术家的理想初心,在残酷的现实和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塞尚、高更这些画家,就是有了雄厚的绘画实力为基础,又借助市场发力,成为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现代派画家。近来,一篇来自于网络上的文章,引来业界

  • 从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的艺术理论(上)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 (Nicholas Pevsner)[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 著何振纪译“装饰”,罗斯金[Ruskin]称之为“建筑的核心部分”。他在其它地方又再强调这个部分能够令一座建筑“特色鲜明而更显珍贵美妙,装饰在其中不可或缺”。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Sir George Gilbert Scott]在向建筑师们推荐哥特式艺术风格时又推进了罗斯金这一惊人的论点,他认为“装饰构造是其中主要的法则”。[1]在19世纪建筑理论的基本学说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没有比用下面的实例来说明更令人信服的了。这就是由斯科特在1868至1973年期间建造于伦敦怀特霍尔街的

  • 从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的艺术理论(下)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 (Nicholas Pevsner)[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 著何振纪译在19世纪九十年代的英国风格与德国之间扮演着联结角色的是霍尔曼·穆特修斯[Hermann Muthesius],他自1896至1903年期间服务于德国驻伦敦大使馆,从事英国建筑的研究。由于新艺术已经很难转移英国国内建筑的声势及其缓慢且牢固的变革过程,穆特修斯回归为一位在建筑与艺术上理性而纯粹的坚定拥护者。随后,他被公认为引领“Sachlichkeit”新趋势的领袖,这个趋势在德国的新艺术短暂兴盛后出现。“sachlich”一词难以翻译,同时具有恰当、切实以及客观的意思,成为日

seo seo